本文目录
请问懂算命或五行的老师,国家是否有五行的属性三国演义---决阴狱的故事有人知道吗痴迷修仙的孙权,怎么会连杀数名求仙导师这个作为历史系的我们研究过基本就是每个朝代自己不同的定自己的“五行”因为五行就意味着不断的交替,有人每个朝代是互相相生的,也有互相相克的。说法非常多而且都不可信
比如相生的:太昊木德炎帝火,黄帝土分少昊金,
颛顼为水帝喾木,唐火虞土夏舍存,
商水周木相生说,秦水汉土后汉火,
魏土晋金宋为火,齐木梁水陈土纪,
后魏水今后周木,隋为火德唐土纪,
后唐仍土晋为金,汉水周木宋火是。
�中国的每个朝代都有相应的五行属性,不无属于一“德”。一个朝代的兴衰,也就是某五行的兴衰。不信?请看我来分解。
第一个朝代“夏”,五行属火。为何?一年分四季,春,夏,秋,冬。分属四方。春属东,为木。夏属南,为火。秋属西,为金。冬属北,为水。所以,夏代当属火德。再者,夏禹治水有功,是以泄法治水,属于木德。前人以封堵法治水失败,是以土克水。五行中以水能生木,木能泄水。故疏导之法,是采用木德治之。属木的君主创立的王朝,当然属火。是因为木能生火。
商代五行属水。商代创始君王号“成汤”。汤者,水也。“成”也就是生成,成就之意。是金生水之象。成汤自然属金。成汤属金,建立的王朝当然属水。再者,“汤”是多音字,也有“商”的念法。“商”属水无疑。五行中,以水可火。所以,商能代夏。
周代属土。周字之内,赫然藏了个“土”字。正是昭然。西周东周,共属土德。周代姬昌立国,“昌”为双日,属火无疑。所以,这是火能生土,炎精极旺,立周八百余年。因为土能可水,所以周可灭商。后自周东迁之后,国力日衰。是因为东方属木,克土,破了周的“风水”所致。
再以后,嬴秦灭周。正是木克土之应。“秦”字下有一“禾”俨然属木。嬴者,下有一“女”。古人以男子为阳,女子为阴。南方为阳,北方为阴。北方为水,所以,嬴姓属水,可以立秦灭周。
刘邦建立西汉,五行属金。“汉”看似属水,西汉本应也属水,其实不然。“刘”字,繁写有个“金”字,自然属金。而“邦”字则是国家之意。刘邦者,就是“属金之国”之意。因为刘邦的情况特殊,所以西汉只能属金。金专克木,所以刘邦平秦灭楚(木),统一中原。
后莽新篡汉,西汉灭亡。西汉属金,最怕火克。“新”者,薪也。本是点火之物,所以新朝属火。王莽带“草”,属木。木能生火,灭掉了属金的西汉王朝。
东汉属水,灭掉了莽新。“汉”本是水,西汉自然属水。后曹魏篡汉,三国开始。
三国之中,蜀汉属金。因为蜀汉刘备自称中山靖王之后,西汉景帝玄孙,自然是继承西汉。西汉属金,蜀汉当然也属金。
孙吴属木。因孙权名内带一“木”字,所以孙吴属木。
曹魏属水。因“魏”字傍“鬼”,鬼者,“癸”也。自然是水德。
因曹魏武皇帝曹操名字不好,坏了曹魏的“风水”所以曹魏必然短命
。曹内有日,属火,操内有木,属木。这是以木生火之象。至接泄耗曹魏之“水”,所以,曹魏最终被司马晋朝所篡。
晋者,下有日,为火德。司马氏,也属火德。马者,“午”也。“午”正是火德最旺之地。因为曹操之木泄水生火,所以曹魏灭亡于晋。
西晋后被刘渊祸水所灭。此水火之克。正从北而来。后刘宋篡晋,东晋灭亡。刘宋本属木,不能灭晋。然刘姓帝王立汉,长达五百余载。刘裕姓刘,借汉之水灭晋之火,后生其“宋”之木。这是水能灭火生木。以后南朝,皆“萧”齐,“萧”梁,“陈”之类,全部属木。
再说北朝。北魏属水,因“女”,“鬼”之故。后分为北周与北齐。周乃土,制水而立。齐属木,泻水而立。以“齐”为国号的朝代,不能过山西。此是木不能胜金之故。北齐高洋,高演,高湛之辈,皆秉水德,生国自然为木。因木能克土,所以北周初年,数败于齐。
后隋立。隋字含“左”。以左为西,右为东。左乃西,西乃金。所以杨隋属金。隋金连克齐,陈二木,统一中原。(北周后期,隋已萌芽,此与司马氏火德灭蜀汉同理)金自土出,所以隋篡北周。
因为“杨”本属木。而“坚”则为金。开国皇帝名讳金木相克,国号伐克其姓,故隋不可久。
唐属火德,所以代隋。西周时有一唐国。后改为晋。春秋时为五霸之一。所以,唐即是晋,晋即是唐。晋属火,唐也属火。李姓为木,立国为火。长二百余载。
后朱温篡之。朱乃火,温为水。以水灭火之象,所以朱温灭唐立梁。后唐灭梁,是火焚其木。朱温名不利。国不可久。后晋代后唐,是注定之事。晋唐本一体,以晋为正朔。所以后晋代后唐。后汉为水,灭晋之火,取而代之。后周土克水,灭后汉。
北宋为木,克土。带周。后被金灭。金国自然属金。辽亦属金。辽者,契丹也。契丹者,镔铁也。属金。繁体辽内藏日,藏火克金,破了“风水”。再耶律阿宝机藏木助火,所以辽不能灭宋。
后蒙古大元,取自古典“天地乾元”。乾乃阳金,远胜金朝。蒙人尚白,金气鼎盛。故灭金破宋,统一天下。唯属火的西夏难敌。火能克金,故成吉思汗死于西夏之手。
大明,乃日月之辉。朱皇属火,克灭大元。后金被明火克,亦不能敌。努尔哈赤名讳极差,赤乃火德,克坏大金。元气受损。又岂是明将袁崇焕的对手?后努尔哈赤被明军大炮杀死,算是死于三重烈火之中。后大清立水德,方才克去大明,定鼎中原。
民国灭清,是以土德。中华民国的国号,并无五行属性。所以全看开国元首的名讳。中山者,中央土也。后继者中正,也属土。所以民国属土。
现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号也无五行。共和国是中国共产党所立。所以要看中国共产党创始人的名讳。陈者,东也。属木。秀者,也属木。所以,共和国属于木德。木克土,取代民国。毛泽东主席,泽为水,生东方之木。实在是好极妙极,所以会获得成功。
而反观王明,火泄自家元气,反生敌土。怪不得会吃败仗。
而各种解释都很多,没有正规和稳定的,我对这个很感兴趣,如果你喜欢的话有机会可以给你讨教····所以不用太信
司马重湘断案
说东汉汉灵帝在位的时侯啊,在四川蜀郡有一个秀才,复姓司马名貌字重湘。
其人天资聪明,喜爱读书,一目十行过目不忘,八岁的时侯就能写得一手好文章,本郡的人都认为他是神童,推举他上京应试。重湘志大才高年少气盛,因看不起主持考试的人,出言不逊而落榜。
从此,他约束自己的行为,每天在家闭门读书不问外事。双亲死后,他为父母守墓六年,家乡的人们都夸他孝顺,屡次向上举荐他的事绩,都被有权有势的人所压制,因此啊郁郁不得志。
那时的汉朝朝政腐败,居然可用钱来买官,官职也各有定价,一大批无才无学的人得到了重用。重湘出身贫穷之家,到了五十岁也无法展施胸中的才华。一天酒醉之后,他心中不平,取过文房四宝,边吟边写,落笔写成了《怨词》一篇,写完咏叹良久,心绪难平,又题了八句诗:“得失与穷通,前生都注定。问彼注定时,何不判忠佞?善土叹沉埋,凶人得暴横。我若作阎罗,世事皆更正”。
吟完,越想越生气!把诗稿烧了,大叫道:“老天老天!你要是真的有知,我看你怎么回答我?我司马貌一生耿直,你啊就是把提我到阎王面前,我也理直气壮不怕什么!”说完,感觉得身子困倦,不知不觉倚着桌子睡着了……
朦朦胧胧间,只见七八个青面獠牙三尺多高的小鬼从桌子底下钻出来,对他说道:“你这个秀才有什么才华学识?怎么敢怨天怨地、诽谤阴间?!如今,我们来拿你去见阎罗王,教你有口难开。”
重湘说:“是阎王爷自己不公正,反怪我说他,这是什么道理?!”
众鬼不由分说一齐上前,扯手的扯手,拉脚的拉脚,套上绳索拽了就走,重湘大叫一声猛的醒过来,满身都是冷汗,一连打几个寒战,就觉得脑昏体倦,头重脚轻,妻子把他扶上床睡了。
到了第二天,依然是昏迷不醒,怎么叫也不答应,也不知得了什么病。到了黄昏,人直挺挺的,口中连气也没了,妻子汪氏大哭一场,见他手脚尚软,心头还有些微热,也不敢移动他,只是守在他头边,不住地哭天哭地……
原来啊,重湘写的《怨词》,被夜游神看见了,这么这么一说,玉帝听了大怒:“世上人们的富贵荣辱,都在个人的运气!依着你司马貌,有才有德的人就必须升迁,无才无德的人就必须罢免?哪有这道理?天下要是世世都太平无事,江山要是代代永不变更,那还有什么意思?真真是岂有此理!你这小子见识不广,反说我这有私?(有私也轮不上你说啊……),在诗里还居然想要作阎王爷,把世事件件更正,也太狂妄啦!阎王爷哪是凡人可做的?想那阎王殿上积案如山,十殿阎王忙得都没空吃饭!偏他有本事?能一一更正?,快把他给我抓起来!!!”。
一旁的太白金星听了忙说:“他口出大言必有大才,我想阎王殿上肯定有不平之事,凡是百年沉冤未经判明的,往往地狱中怨气上冲天庭。所以,以老臣愚见,不如把司马貌押到阴司,替阎王当差半日,凡是阴司冤枉案件让他判明。他如果断得公平将功恕罪;倘若不公不明,再去罚他,他也就心服口服啦!”。
玉帝听了点点头,就差金星奉旨,到森罗殿命阎王爷马上把司马貌勾来,暂时借王位给他,限他一晚上审积案断冤案。如果断得好,那么,来生让他极富极贵,以报他今生之灾之苦;倘若他无才无能,那就把他打落地狱永世不转人身。
重湘来到阎王殿上,阎王对他说:“上帝有旨,让我把阎王的位子借你坐六个时辰,让你审案。你如果断得公平,那就让你来生富贵;倘若你无才判明,那你就永堕地狱不得超生。”
重湘道:“玉帝真的有这旨意?这可正和了我的心愿!”
就这样,他戴上平天冠,踏上无忧履,穿蟒袍束玉带,小鬼们打起升堂鼓,报道:“新阎王爷升殿!”,重湘分付判官:“本大王奉玉帝旨意管事六个时辰,你可把从前案卷中,找那天大的疑难案件,百年都难判决的拿来,看本大王给你们判上几件,给你们做个榜样。”
判官回禀:“只有汉朝初期四宗案自,至今已经三百五十余年没有审清,请大王审查。”
重湘道:“取来我看。”判官捧卷呈上,重湘揭开看时,原来是这四件——
一是屈杀忠臣的案件。原告---韩信、彭越、英布;被告---刘邦、吕氏。
二是恩将仇报的案件。原告:丁公;被告:刘邦。
三是专权夺位的案件。原告:戚氏。被告:吕后。
四是乘危逼命的案件。原告:项羽。被告:王翳、杨喜、夏广、吕马童、吕胜、杨武。
重湘翻看一遍呵呵大笑:“我当什么难断的大事,如何这么久还审不清?你们都该问罪。这都是因为阎王循私耽误的缘故!看我今夜都为你们判明白审清楚!”随即叫值勤的小鬼,照四个案卷把原、被告一齐唤到,挨个准备听审。这一下啊震动了地府,闹遍了阴司。所谓:每逢疑狱便因循,地府阳间事体均。今日重湘新气象,千年怨气一朝伸。
不一会儿,小鬼来报:“阎王爷,人犯都已到齐了,请您审案。”
重湘道:“带第一拨上来。”
判官高声叫道:“原、被告带到!共五名,原告:韩信,彭越,英布。被告:刘邦,吕后。
重湘先叫韩信:“你先前跟随项羽,不过是个持戟的小官,项羽对你是言不听计不从;等你遇到刘邦,他为你筑坛拜将,为你驾车推轮,封你为王酬谢你的功劳,对你不错啊。你还要起谋叛之心,死罪是你自取啊,怎么今日却反告刘邦?!”
韩信:“您听我一一告诉您,我韩信受汉王筑台拜将的大恩,为报答汉王我使尽了心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为他平定了三秦;又在荥阳救过他的命。为了他我东挡西杀!俘虏魏王豹,大破代王兵,杀死赵王歇;北伐幽燕,东定齐鲁;大败楚兵二十万,杀了项羽帐下的名将龙且;在九里山前,我排下了十面埋伏阵,一战成功杀尽楚兵;又派遣六将逼死项羽在乌江渡口,可称十大汗马功劳!本来指望子子孙孙能够世世代代享受富贵。谁知,那刘邦得了天下,不念前功,发将我一贬再贬!吕后又与萧何定计,哄我去长乐宫,不由分说叫武士斩了我的头!诬蔑我反叛,杀了我家三族。我想来思去没有罪,平白受此惨祸,至今沉冤三百五十余年!”
重湘:“你既为元帅,怎么却有勇无谋?难道就没个可商量能帮你的人?瞧你这窝囊样!被人哄来骗去,那么大的一个藩王,抓你就象抓小儿一样,今日你却埋怨来啊?”
韩信:“我有一个军师的!姓蒯名通,可是他这人有始无终,半途跑了!”
重湘传令快把蒯通传来,霎时间蒯通传唤到庭,重湘问他:“韩信说你有始无终半途而逃,不尽军师之职,是何道理快快向本王交待!”
蒯通:“不是我有始无终,是那韩信不听忠言以致于此。当初啊,韩信逼走了齐王田广,是我上表刘邦,为他讨取的假王名号,好平服齐人之心。汉王大骂:‘胯下小子!楚还没灭,你他妈妈的便想称王?!’,当时,张良在刘邦背后,轻轻的踢了一下,低声说:‘用人之际,不要因小失大。’,刘邦便改口说:‘大丈夫要当便为真王,当哪门子的假王?’这才命令我把印信拿来,封韩信为齐王。我看刘邦啊终有怀疑韩信的心思,日后必然要有负韩信。于是我劝他树起反汉大旗,与楚连和三分天下以观其变。韩信却说:‘筑坛拜将的时侯,我和刘邦曾发誓:汉王不负韩信,韩信不负汉王!今日我怎么能失信呐?’我反复向他陈说利害,他就是不从,反而怪我教唆谋反。我那时害怕,想想干脆装疯魔逃回家乡算了。等到韩信帮助刘邦灭了项羽之后,果然有了长乐宫杀身之祸,他后悔也晚了。”
重湘听了,点点头问韩信:“你当初不听蒯通的话,是怎么想的?”
韩信回答:“有一个算命先生许复给我算过命,说我能活到76岁,功名成就,人是善终,所以我才不忍背汉。谁知我才活了32岁,是姓许的骗了我!”
重湘叫小鬼把许复提来审问,说道:“韩信只活36岁岁,你怎么却说他能活72岁?你们这些算命的就会胡说八道乱言祸福,就会骗人钱财,结果误了人家的一生!可恨啊可恨!”
许复回答:“阎王你听我说:俗话道‘人有可延之寿,亦有可折之寿’,韩信本该活76岁,是据理推算出的。可是他他杀气太重,损阴伤德,以致于折了寿,这可不是我推算无准啊。”
重湘问:“他怎么损阴伤德?你给我一一说来。”
许复说:“当初韩信弃楚归汉时迷了路,多亏遇到两个樵夫,给他指出了一条去南郑的路。可是他恐怕项羽派人来追,被樵夫走漏消息,就拔剑将两个樵夫都杀了。虽然樵夫只是一般人,但对他却是有恩的。他杀害恩人,忘恩负义,上天罚的最重。有诗曰:亡命心如箭离弦,迷津指引始能前。有恩不报翻加害,折堕青春一十年。”
重湘问:“还有三十年呢?”
许复道:“萧何丞相三次推荐韩信,汉王修筑三丈高台教韩信上坐,刘邦手捧金印拜他为大将,韩信安然领受、毫不谦虚。有诗曰:大将登坛内外专,一声军令赛皇宣。微臣受却君皇拜,又折青春一十年。”
重湘说:“是啊,臣子受君王拜,果然要折福。那,还有二十年呢?”
许复道:“刘邦帐下辩士郦生,去说服齐王田广降汉。田广同意72城一齐投降,并每天和郦生饮酒为乐。韩信乘其无备偷袭人家。田广只道是郦生卖了自己,于是用锅煮了郦生。韩信得了大功劳,辜负了齐王降汉之心,也夺了郦生说齐的功劳。有诗曰:说下三齐功在先,乘机掩击势无前。夺他功绩伤他命,又折青春一十年。”
重湘道:“这也说得有理。还有十年?”
许复道:“他还有折寿之处,当年韩信九里山前排下十面埋伏,杀尽楚兵百万战将千员,逼得项羽匹马单枪,逃至乌江口,自刎而亡。有诗曰:九里山前怨气缠,雄兵百万命难延。阴谋多杀伤天理,共折青春四十年。”
韩信听了许复的话低头无语,重湘问道:“韩信,你还有话说吗?”
韩信想了想说:“当初是萧何推荐我为将,后来又是萧何设计,哄我入长乐宫丢了命。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想想至今心中不服!”
重湘听了说:“那好,就把萧何也叫来,为你审个明白。”
萧何来到,重湘问:“萧何,你怎么反复无常,又荐他又害他?”
萧何答道:“这其中是有原因的。想当初韩信怀才不遇,汉王缺少大将,两得其便。谁知汉王得了天下后就变了心,嫉妒韩信的本事。后来因为陈豨造反,他御驾亲征,临行时嘱付吕后娘娘用心防范。汉王走后,娘娘有旨宣我去商议,说韩信要谋反,想要杀了他。我说:‘韩信是第一个功臣,没觉得他要反啊?臣不敢奉命。’娘娘大怒说:‘你和韩信大概是同谋吧?!你要是没有杀韩信之计,等圣驾回来,一同治你的罪!’当时我心里害怕,只得定下计策,假装说陈豨已被平定,骗韩信入宫称贺,教武士拿下斩首,我其实并没有害韩信的心,都是吕后逼的!”
重湘听完说:“我知道了,看来韩信的死,都是刘邦和吕后干的好事!”说完,分付判官:“审理此案,看来汉家得天下,大半是韩信的功劳,刘邦功高不赏,滥杀功臣,造成千古冤案!”,立案后放在一边。
重湘再唤大梁王彭越上前问道:“你有什么罪啊?吕氏要杀你?”
彭越哭诉:“我有功无罪!只因为刘邦出征,吕后这人素来淫乱,问太监:‘大臣中,谁最漂亮啊?’太监奏道:‘只有陈平最美。’娘娘道:‘陈平在那里?’太监道:‘随驾出征。’吕后道:‘那,还有谁啊?’太监道:‘梁王彭越,英雄美貌。’吕后听说,岁即发来密旨,宣我入朝。我到了金銮殿前不见娘娘。太监道:‘娘娘有旨,宣你进长信宫面议机密事项。’,我奉命进得宫,宫门被反锁上。吕后来到,邀我入宫赐宴。喝罢三杯酒,她、她要与我做那混乱君臣的事,我执意不从。吕后大怒,喝人用铜锤将我乱锤打死,将我煮作肉酱,砍头示众,还不许收葬。刘邦回来后,只说我要谋反,真是冤枉!”
吕后在傍听完,大叫委屈:“阎王爷啊,你老可别听彭越的一面之词,这世界上只有帅哥追美眉!哪有美眉追帅哥?那天啊,是我请彭越进宫议事,他见我是个特特特美的美眉,就起了坏心!臣戏君妻,理该处斩啊。”
彭越听了怒骂道:“啊呸!不要脸的!当年你被项羽捉到,关在楚军营中,一惯与审食其私通。想我彭越一生刚直,那里有淫邪之念?!”
两人争个不休。重湘一拍桌案:“安静!我看啊彭越所说是真,吕氏是假饰之词,你们不必多言。彭越乃是建汉的大功臣,正直不淫,忠节无比,你来生仍作忠正之士,与韩信一同报仇。”
再听九江王英布的诉说:“我与韩信、彭越三人情同手足,汉家的江山都是我三人打下来的!可我并没有半点反叛之心。有一天,我正在江边游玩,忽然天使到来,奉吕后娘娘的懿旨,赐给我肉酱一瓶。我谢恩完毕,尝了尝之真挺好吃!谁知,吃着吃着,却吃出一个人手指头,我心中疑惑就盘问来使,他只推说不知道。我急了,暴揍他一顿,这才说实话!大王啊,原来那是、是、是彭越的肉啊!我听后心中难过,把手指插入喉咙中向江中吐出肉来,变成个小螃蟹。至今啊,长江中还有此一种,名为‘蟛蚏’,这是彭大哥怨气所化啊!我当无处泄怒,便把使臣宰了。吕后知道后,差人将三般朝典---宝剑、药酒、红罗三尺送来,取我的头回朝复命。我屈死无处可言!望大王明查啊!”
重湘听完:“三位贤臣果然死得太可怜了,等我做主,把汉家天下三分给你们三人,各掌一国,报你生前汗马功劳,不许再言。”
刚听完了第一拨人的申诉,第二拨又到了,谁啊?原告:丁公;被告:刘邦。
丁公上来大哭:“大王啊!我当年在战场上围住了刘邦,他说我要是放了他,他将来和我平分天下,我因此放了他一条生路。可他当了皇上后,反倒杀了我!我不服啊!求阎王爷作主。”
重湘听完问刘邦:“这事你怎么说?”刘邦说:“丁公是项羽的爱将,见仇人不杀,是个背主的小人!所以我杀了他!为的是警戒后人,当臣下的不忠可不成!这怎么是杀害无辜?”
丁公听了大嚷道:“你这无赖!说我不忠,那你的大将纪信在荥阳替你而死,是个大忠臣,你怎么没有一点怀念?一点表彰?可见你忘恩负义。项伯是项羽亲叔叔,在鸿门宴上拔剑救你,是第一个不忠于主人的人!你怎么不杀?反而赐姓封侯?还有个雍齿,也是项羽的爱将,你平生最恨他,可你却封他为什方侯,怎么你就偏偏和我做对?!”
“这这这……”,刘邦听后搭拉着脑袋说不出道理。
重湘一笑:“这事啊我心中有数了,可把项伯、雍齿与丁公做一拨,等候判决。”
审理完毕,再带第三拨告状的上来,第三拨原告是戚氏;被告是吕氏。
重湘问话:“戚氏啊,那吕氏是正宫娘娘,你呐不过是宠妃,自古立长不立幼,天下应该归于吕氏之子,你如何告她专权夺位,这是甚么道理?”
戚氏哭着说:“大王啊,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那年啊刘邦在睢水大战,被丁公、雍齿追得无路可逃,单骑走到我戚家庄,我老爹把他藏了起来。有一天,我正在房里弹琴被他听见了,非要见我,看我是个大美眉,非赖着和我那个那个……我不同意,他赌咒发誓的说:‘假如我将来得了天下,你和我生的儿子我就立他为太子。’还扯下战袍一幅与我为证,我拿这赖皮没辙才答应了他。后来啊,我生一子,起名如意。刘邦原本许愿死后传位给如意,因为满朝大臣都惧怕吕后,所以没成。刘邦死后,吕后立了自己的儿子,我母子不敢争什么。可谁知吕后心还不足,把我母子骗进宫,给如意喝了毒酒,叫宫娥用针刺瞎我的双眼,又将铜水灌入我喉中,砍断我的四肢,抛在WC里。大王啊,我母子有何罪啊?受这非人的刑罚?至今啊是含冤未报,求您做主!”说完,一通大哭。
重湘抹抹眼:“你别伤心了,我还你个公道,教你母子来生为后为君,团圆到老。”
接着,重湘唤第四起告乘危逼死人命的到庭,人犯到齐,各报名姓。原告:项羽;被告:杨喜,王翳,夏广,吕胜,杨武,吕马童。
重湘问项羽:“灭你项羽兴他刘邦的都是韩信,你如何不告他反而告这六将?”项羽道:“我有眼不识英雄,让韩信弃我而去,这实在怪不得他。我兵败垓下突围逃命,遇了个田夫,问他左右两条路那一条是大路?那田夫回答:‘左边是大路。’我信了他的话望左边而走,谁知却是死了,被汉兵追上。那田夫原来是汉将夏广,整个一个骗子!我那时仗着生平本事杀透重围,来到乌江渡口,遇了老朋友吕马童,原指望他念故旧之情放我一马。谁知他伙同四将,趁火打劫!逼着我抹脖子!这还不算!还把我大卸六块,各拿着去请功,我心中不服!”
重湘听完,点头道是:“这六个家伙,原本没什么本事!乘项羽兵败力竭逼死人命,靠侥幸骗得升官发财!甚么东西?!来生啊当把这六个混蛋让项羽斩首,以报其怨。”立案完毕,叫大家且退在一边。唤判官将册过来,一一与他判断明白:恩将恩报,仇将仇报,分毫不错。
重湘口里发落,判官在傍用笔填注,何州、何县、何乡,姓甚名谁,几时生,几时死,细细开载,将人犯逐一一叫到面前,发去投胎出世-----
第一个就是韩信。
重湘说道:“韩信啊,你一生尽忠报国,替汉室夺下了大半江山,可惜啊,你含冤而死。现在,本王发你仍生本朝,在谯郡曹嵩家托生,姓曹名操,字孟德。先为汉相后为魏王坐镇许都,手下谋臣猛将如云,享有汉家山河的一半。那时啊你权威盖世,任你报那前世的仇和恨!但要记住:你在世时不许称帝篡汉!以表明你从来没有叛汉之心。你的儿子受汉禅位后将追尊你为武帝,以偿还你兴汉的十大功劳!”
韩信喜谢:“谢大王厚恩!”
第二个叫过刘邦。
重湘说道:“你来生啊仍然投生汉家还是皇上,名为献帝,你一生都要被曹操欺侮,整天胆战心惊,坐卧不安,度日如年。这是因为你前世为君有负臣下,所以来生则受臣下所欺!这是你的报应!你有没有意见?”
刘邦咧咧嘴:“甭管报不报应,只要还是皇上就成啊!”
接着叫过吕后:“发你在汉末伏家投胎,仍为汉献帝的皇后,被曹操千磨百难,最终被人用红罗勒死在宫中,以报你长乐宫残杀韩信之仇!”
吕后嘟嘟囔囔:“干吗勒死?上吊不成吗?”
这时,韩信问重湘:“大王啊,那么,萧何发落到何处啊?”
重湘回答:“萧何啊有恩于你,可是呐又有怨于你,这样吧,”叫过萧何:“你啊,发在杨家投胎,姓杨名修,表字德祖。当初啊,刘邦进入咸阳,大家都忙着争抢那金银和美眉,偏你就要那书籍地图户口簿?!就你清高聪明?那好!我啊让你来生还是聪明盖世悟性绝人,官至曹操帐下主簿,俸禄优厚,以报你三次荐举韩信的恩情。可是你啊聪明过了头,我罚你参破曹操心思,因“鸡肋”为操所杀,前生你哄韩信入长乐宫受死,来生让你偿他的命也!”
萧何笑笑:“行行,能接着和韩信在一块,死得其所啊”。
接着,重湘唤九江王英布上前:“九江王啊,你可称天下名将!相貌堂堂!这样吧,本王发你在江东孙坚家投胎,姓孙名权,表字仲谋。先为吴王,后为吴帝,坐镇江东,享一国之富贵,福寿双全”
又唤丁公上来:“你去周家投胎,名瑜,字公瑾。发你在孙权手下为都督,披发为将,雄姿英发,赤壁传名,但被孔明气死,寿止三十五岁。因为你啊跟随项羽不了了之,所以罚你来生啊,跟随孙权也是不了了之!”
又请彭越上前:“梁王啊,你一生是个正直之人,受屈而死,我特发你在涿郡楼桑村刘弘家为子,姓刘名备,字玄德。你生来千人称仁万人称义,坐镇蜀中天府之地,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曹氏灭汉之后,你续汉家烟火,以表彰你的忠心,你意下如何?”
接着又唤过戚氏夫人:“发你在甘家出世,配刘备为正宫。吕后当初慕恋彭越美貌,求淫不遂,又妒忌汉皇爱你,今天啊,本王断你与彭越为夫妇,使他嫉妒不得!赵王如意仍做你的儿子,改名刘禅,小字阿斗。为蜀汉后主,安享四十二年之富贵,以偿还他前世所受之苦。”
彭越听了忙说:“大王啊,三分天下是大乱之时啊,西蜀一隅之地,怎能敌得吴、魏?请问可有贤臣名将?(最次也要有做弊码啊!)”
重湘听了笑道:“好办好办!就判几个人扶助你就是啦!”
说着叫蒯通上前:“你啊足智多谋,本王发你在南阳托生,复姓诸葛名亮,表字孔明,号为卧龙。为刘备军师,共立江山。”
又唤许复上来:“你啊算出韩信有72岁之寿,只有32岁,虽然种种折寿因素,但也是命中该着的!如今啊,发你在襄阳投胎,姓庞名统,表字士元,号为凤雏,帮助刘备取西川。注定只活32岁,死于落凤坡之下,与韩信同寿,为你算命不准的报应!今后啊,凡是算命之人,胡言哄人,看你如此折寿必然警醒了。”
重湘叫过樊哙:“本王发你范阳涿州张家投胎,名飞,字翼德。你今生屠狗为业,来世屠猪出身。”
又唤项羽上来:“本王发你在蒲州解良关家投胎,只改姓不改名,姓关名羽,字云长。你二人啊都有万夫不当之勇,与刘备桃园结义,共立基业,流名千古。然而,你樊哙放纵妻子吕须帮助吕后为虐,项羽杀害秦王子婴火烧咸阳,因此你二人都注定凶死,一个被刺死,一个走麦城。但是樊哙生前忠勇,并不会谄媚。项羽不杀刘邦老爹、不污刘邦老婆,不于酒席上暗算人。有此三德,注定来生俱义勇刚直,死后为神。”
接着叫纪信过来:“你啊前生尽忠刘家,未得享受一日富贵,为救刘邦假冒汉王被烧而死,忠烈千秋!发你来生在常山赵家出世,名云,字子龙,为千古名将。当阳长坂百万军中救主大显威名。寿年八十二,无病而终。”
再叫过项伯、雍齿过来:“项伯你做为项羽的叔叔,胳脖却朝外拐,贪图富贵实在不怎么样!雍齿你呐厚着脸皮受仇人的封爵,你们两个人啊在项羽面前都是罪人,对不起他!所以啊,本王发你来生一个改名颜良,一个改名文丑,都为关羽所斩,以泄前世之恨。”
项羽问重湘:“那六个抢我尸体的混蛋将军大王如何发落啊?”
重湘说:“好办!我发六将在曹操部下把守关隘。杨喜改名卞喜,王翳改名王植,夏广改名孔秀,吕胜改名韩福,杨武改名秦琪,吕马童改名蔡阳。你过五关斩尽此六将,以泄前生乌江逼命之恨。”
项羽听完大笑:“好好好!这可是瘸子跳高----‘忒’好了!”
重湘又问楚汉争天下的时侯,所有兵将屈死不甘心的、怀才未尽的、有恩欲报的、有怨欲伸的,听过他们自诉后,都发在三国时投胎出世。刻薄害人、阴谋惨毒、负恩不报的变作战马与将帅骑坐,如此如此,判官一一细注明白,不觉五更天金鸡鸣叫,时间到啦,重湘退殿卸了冠服依旧是个秀才,将自己所断案卷,送给阎王爷看了,阎王爷看后叹服,替他转呈上天,取旨定夺。
玉帝见了,称赞说:“三百多年的冤狱,他六个时辰就能断明,果然是见天地无私报应不爽!重湘真是天下之奇才!来人啊,将众人报冤托生之事一一准奏。重湘有经天纬地之才,今生怀才不遇,来生应该赐他王侯之位!这样吧,让他改名不改姓,仍托生司马之家,名懿,表字仲达。一生出将入相,传位子孙,并吞三国,国号为晋。曹操虽然是韩信转世报冤,但欺君弑后等事不可为之!否则后人都学了他的样!这样好了,就教司马懿欺凌曹氏子孙,一如曹操欺凌献帝的故事,循环报应,以警后人,劝他为善不为恶。”
玉帝颁下御旨,阎王开读完毕,备下筵席与重湘送行。
重湘启告阎王:“我的妻子汪氏,自幼跟随我这穷读书的受了一世的辛苦,麻烦大王转告玉帝,来生仍判为夫妻,同享荣华。”阎王说:“好好好!”。
重湘在阴司告别阎王爷,这边床上忽然翻身挣开双眼,见妻子汪氏还坐在头边啼哭,连叫:“怪事!”,便将大闹阴司之事细说一遍:“我已奉玉帝旨意,不敢拖延,高兴的是来生啊还能与你团聚。”说罢就闭目而死,妻子汪氏己知到来生去向,急忙收拾后事,然后也死了。到三国时,司马懿夫妻,即重湘夫妇转生。
至今这段奇闻,传留世间……
孙权没有秦始皇的功业,却有秦始皇一样的长生梦想。他听说了秦始皇派徐福求仙的故事,据说徐福带着童男童女到了蓬莱神山得到不死药,就住在哪里没有回来,现在那个仙岛上住着几万人家。而且更为离谱的是,这些不死民们还经常到会稽县买东西,而且会稽县的人也有遇见风浪漂流到那儿去的。孙权就动了心思,派将军卫温、诸葛直带兵万人出海去找,这架势是要把徐福给抓回来。
卫温和诸葛直就带着人出去一趟,徐福没有找到,却走到了夷州,也就是今天咱们的台湾岛,还带了一些人回来,试图告诉孙权,根本没有什么仙岛,鬼迷心窍的孙权自然不信,认为两人是在搪塞他,直接将二人下狱诛杀。
孙权雕塑
手下没有完成任务要杀,对于那些投靠他的术士,不管表演得多么花里胡哨,一旦不能给他实惠,他分分钟翻脸。
《三国志》里专门为他手下三个神棍做过传记吴范、赵达、刘惇。这刘惇笔墨不多,单这吴范和赵达人生结果就很相似。
这两人直接是他手下的工作人员,两人的本领都是预言,不过吴范用的是占星,赵达靠的是算筹。
先看吴范的占卜有多么神奇。
建安十二年,孙权准备去讨伐黄祖,吴范建议不要去,因为时机不对,不如明年去,明年刘表会死,黄祖也会被你生擒。孙权不听,果然失败。次年再去,果然如他所言,刘表死了,黄祖被抓了。
建安十七年,吴范告诉孙权刘备两年后就要入主蜀中了,但是不久有人探听来消息,说刘备被刘璋打得落花流水,他自己可能都活不了,孙权就笑话吴范这次没有蒙对。但是不久便传来刘备得胜的讯息。
吴范这本领对于一个军事家来说那可是太宝贵了,因为这意味着第一时间掌握情报。后来吕蒙设计去袭击关羽,很多人都反对,只有吴范坚持可行,并预言关羽被捉,后来证明他的神机妙算。
当然作为一个预言家,他之所以选择孙权这个领导也是经过权衡的,他在孙权还是将军的时候,就告诉他将来必然身居帝王之位。这个马屁拍得孙权很是高兴,当即表示,到那时一定封你为侯。
但是这些预言灵验与否并不真的在乎,他想要的是吴范的占星术的技术,不光要鱼,更要渔。或是因为天机不可泄露,或是因为吴范这预言基本靠蒙——我猜多半是如此。他没有什么教给领导的。孙权对他很不满,等到孙权晋封吴王的时候,吴范跑过来说:“领导你当年承诺封我为侯的。”孙权一笑,令人弄了个侯的绶带给他,逻辑相当明显:你给我的都是空口白话,我也给你一个空头支票。
后来孙权还真准备封他为都亭侯,大概想做个交换,但是吴范还是没有教给他,孙权在最终起草诏书的时候,删了他的名字。
赵达的命运比吴范还差,虽然他看不起吴范。
作为用算筹预言的人,大概就跟用电脑算命一样,自以为掌握了先进工具,就有点看不起吴范这种利用星星占卜的人。
赵达最神奇的是头顶蝗虫飞过,他能算出来有多少只,有人说这没法验证啊,赵达就让人拿出一碗黄豆,他随便一算便报出多少粒,众人一一数了,果然正确。
只会算黄豆,孙权才不会理他,他和吴范一样都能预言未来,他帮孙权数次占卜,屡试不爽,孙权很是高兴。高兴之后就想让他把这技术底数拿出来,赵达当然没得教,后来还有许多儒生都想要跟他学,赵达都拒绝了,甚至一个多年好友都因此和他绝交——他自己内心肯定也苦闷,我交什么啊?
后来赵达死了,就有仇人告诉孙权,赵达有一本秘诀带到了他坟墓里,孙权立刻派人掘墓,一无所获。陈寿还挺惋惜地说他这法术从此绝了。可怜这两个预言家预言了一辈子,就没有预言出自己的命运。只因为他想到了一切,却没有想到帝王的贪欲这么旺盛,稍不满足,就前功尽弃。
裴松之说孙权还迷信过一个叫姚光的,这位的本领是烧不死,孙权弄了一堆干柴点燃,姚光坐在当中静静读书,很快火苗就吞噬了他,但是当干柴烧完,姚光却好端端地在看书,别说他,就连那本书都没有事。孙权拿过来那本书看了看,看不懂,这个术士的下场不得而知,想必不会很好,看孙权和这些术士的故事,这些术士都有死而复生的套路,例如葛玄曾经掉到海里,大家都以为他死了,第二天他却自己又来了,说和伍子胥喝酒去了。后面的这半段属于神话,真正的历史恐怕在掉到河里那就结束了。
再例如介象和介琰两个术士。
这两个介象见诸《神仙传》,介琰记载于《搜神记》,这两人都姓介,都是有法术,都和孙权打过交道,但是对于他两个人的关系却只字不提。
介象的资料相对全面一些,他是会稽人,从小学道,精通法术,他能一里之内的人做不熟饭,让各家的狗不叫,让一城的人坐到地下起不来——这种本领都是害人的,这典型的是个妖人啊。除此之外,他还有一个绝活:隐身术,大概方便他害了人躲藏起来把。他走遍天下想要得到一本成仙秘诀《五丹经》,有一次在山里睡着了,醒来就见一只老虎正在舔舐自己额头,身为神人他当然不会怕老虎,他吓唬老虎:“你要天帝派来保护我呢,就留在我身边,如果你是山神派来考验我的呢,就走吧。”老虎转身就走。
经过苦苦寻找,介象终于遇见了一个美女神仙,美女神仙靠近他嗅了嗅身上的气味说:“你身上凡人味道太重,回去辟谷吧。”介象辟谷三年,再去见美女神仙,终于得到了这本秘诀,从此以后修成了神仙。
成了仙你就飞升把,却到了武昌去见孙权,为孙权表演种种法术,把这位皇帝迷得晕晕乎乎,忙给他盖房子,送黄金,《神仙传》上说孙权还跟他学会了隐身术,孙权这可厉害了,有这本领,不知道他为什么不去潜入蜀国杀了诸葛亮和刘禅,遁入吴国干掉曹魏皇帝,反倒向人家称臣。